漁業沒落,觀光有限,南寮漁港,何去何從❓
最近再度接到南寮漁民的陳情,表示新竹漁港北側及南寮大道外側因東北季風又嚴重淤沙,造成漁民捕魚作業不便。
昨天跟陳情人到現場勘查,的確發現不少問題。像是工務處將南寮大道上的淤沙鏟起後,直接倒在外側的河岸,一旦風大沙就又飄回道路上,無限循環,同時也造成舊漁港的進出口幾乎快被堵住。
道路旁的沙籬、柵欄及圍網等攔沙設施也被風沙吹得殘破不堪,早就失去攔沙的功能。
海水退潮後,漁港內隨處可見廢棄的輪胎和魚網,實在很難想像遊客會願意在此駐足,更別提從事水上活動。
今天和漁業科長進一步了解狀況,企圖尋找可能的解方,結果反而發現更多的問題。
南寮大道的所在地原本就是一片沙攤,所以飄沙的情況一直會有,只能夠不斷地出動機具鏟沙。之所以最近開始往旁邊的河岸清倒,是因為整條17公里海岸防護計畫開始實施,清出來的沙沒辦法再像過往可以倒去幸福沙灣,如果要載往更南邊倒又沒有足夠的經費。
工務處養護科日前也表示近期會更換攔沙設施,但基本上也是一段時間就要更換一次;加上因為腹地不足,也很難種植大片防風林攔沙,所以跟新竹漁港的淤沙一樣,就是要不斷花經費在處理飄沙的問題。
也就是說,南寮大道讓住在市區的民眾更容易到達新竹漁港,但代價就是每年幾百萬的清沙經費,同時犧牲不少漁民的權益。
至於舊漁港目前雖然是屬於觀光休憩用地,但是受限於各種因素,無法作為常態性的水上活動場所。像是南寮地區的家戶廢水會沿著排水溝排到舊漁港裡,所以每隔幾天一定要開水閘門換水,不然會產生惡臭。
另外,下暴雨的時候,如果水閘門沒有開啟,恐怕會造成南寮地區淹水,加上監控人員不足,基於安全考量,乾脆讓水閘門保持開啟的狀態,因此隨著海水退潮,就會看到漁港內的淤沙。
在這些問題沒辦法解決之前,舊漁港無法作為觀光的場所,頂多能夠作短時間的活動用途,像是划龍舟比賽、風帆訓練等等。
南寮的漁業逐漸沒落,觀光資源也相當有限。雖然近年來市府藉由前瞻水資源的經費進行新竹漁港周邊的環境改造,希望能吸引更多外地遊客造訪,但還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我也會持續關注,督促市府積極解決問題。
#全民監督市政
#彥甫解決問題